2025年重点项目谋划储备思路及建议!
来源:M6米乐app最新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5-02-24 06:20:18
“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资金成为地方争取的重点。
从项目投向来看,各地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民生工程等领域,力争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大项目是投资的重要支撑,今年前10个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1%,拉动全部投资提高3.8个百分点。
临近年末,各地密集部署新一年重点项目,为明年投资下好“先手棋”。湖南省近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思路座谈会指出,明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推动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抓细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中央投资项目落地实施。
四川省近日召开专题会议表示,要下更大力气谋划好2025年省重点项目,在重点领域上再拓展。
记者梳理发现,“两重”“两新”政策成为2025年各地争取的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透露,明年我国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
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此外,记者获悉,有关部门还将研究提出继续加大“两新”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
浙江省表示,要积极争取用好“两重”“两新”政策和专项债政策,全力抓好相关项目开工建设,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强化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
四川、安徽等省份也表示,要围绕国家支持“两重”“两新”政策,谋划一批重大项目。
今年以来,“两重”“两新”成为扩大内需、推动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发力点,其投资拉动效应持续显现。
其中,随着“两新”政策效应释放,设备购置投资较快增长,1至10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1%,对全部投资提高的贡献率为63.3%。
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两重”项目也快速推进,1至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比全部投资高0.9个百分点。
从各地重点项目投向领域来看,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民生工程等成为重点。
四川省表示,2025年重点项目将突出重点产业链、科学技术创新、新质生产力、民生消费、基础设施等领域。
银川市则已经列出了具体的项目清单。目前,银川已谋划储备1142个2025年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39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90亿元。其中,装备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等产业项目投资占比45%,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占比80%以上。
2025年,银川市拟争取中央资金项目466个,包括贺兰山东麓大型灌区建设等“两重”项目,城市地下管网设施等中央预算内项目,八里桥环卫综合体提标改造等“两新”项目。
“2025年,预计基建将保持较快增长,实物工作量有望进一步回升。”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说,财政部门明确后续将结合明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明年财政政策将保持较大力度,预计将支撑基建保持较快增长。
另一方面,财政部门明确增加地方债务限额置换隐性债务,预计也将减轻地方债务化解压力,推动基建实物工作量回升。
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看来,未来我国基建投资仍有空间,关键要把握基建投资方向。
他表示,基建投资要与提高经济稳步的增长潜力挂钩,例如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基建和新能源等相关投资投入,提高经济韧性;要与安全挂钩,要有利于实现更安全的发展。
目前,诸多城市建设已进入增量建设与存量更新并重阶段,城市地下管廊、燃气管道老化,老旧小区和老旧住房占比慢慢地提高,有必要加强相关基建,保障民生安全。完善新型能源基础设施、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也是重要方向。
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中,发展浪潮汹涌澎湃,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地区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关键时刻,项目建设是地方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夯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根基。
投资是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最直接、最强劲的引擎,要从始至终坚持项目为王,以项目建设的主动轮,带动经济运行的所有轮子一起转,规划先行、项目池与资金池两池联动,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
紧盯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认真解决规划、审批、环评、土地、融资、用工等方面问题。
一切发展以项目招商、落地为核心,所有资源跟着项目走、所有要素围着项目转、所有干部为项目服务。
中央预算内投资:是指政府利用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和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建设资金进行的投资。每年底各地通过各级发改系统逐级上报的投资项目,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后,列入下一年度资本预算内的项目,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和投资概算,在国家每年投资预算总盘子内分配安排,这些项目就属于预算内的投资。
超长期特别国债:一般指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为特定目标发行的、具有明确用途的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2024年先发行1万亿元,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50年。
3、申报流程:进入申报期后,项目单位根据申报通知要求,准备好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资料并同时从线上(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线下(项目单行材料同步至属地发改部门)做申报,由属地发改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照专项管理办法和申报通知要求逐级审核、逐级上报。
线上:拟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基础信息由项目申报单位经互联网端口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并推送至属地发改部门,由属地发改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筛选审核,并将最终通过审核的项目纳入国家三年滚动计划库,逐级推送。
线下:项目业主单位准备项目申报材料,包括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真实性说明、资金承诺函等单行材料,同步报送至属地发改部门。
深入研究国家政策,抢抓政策机遇:①需要明确国家政策的总体方向和重点内容;②关注国家政策的详细的细节内容和要求,了解政策的实施细则、支持方式等。
建议成立项目谋划工作专班,构建主要领导领衔、各个单位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自上而下”推动的合力,避免部门单打独斗或是“自下而上”低效实施。
策划工作的效应前期体现不明显,多为延后体现。如果不投入、少投入,则会埋下后劲不足的隐患。
提前谋划,保障前期策划工作人员、经费投入,有利保证超前开展重点项目的前期编制、调研、论证工作,既有利于抓住政策风口,更有助于提高项目策划质量,避免错失资金争取窗口等。
对于符合超长期国债支持领域的,尽快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和审批工作。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为连续多年发行,更应该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工作。
项目策划工作涉及政策、规划、工程、经济、财务金融等多方面,应充分的利用专业咨询等机构能力,熟悉政策,掌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情况,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开展项目深度谋划和项目储备。
开展长期合作,搭建政府智库,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建议优先选择消息灵敏,政策掌握准确、实践经验比较丰富、视野更宽广的全国性咨询机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相关推荐




